首页 > 都市言情 > 魏晋干饭人

番外 赵长舆(一)(2/2)

目录

葬,喜欢的留下以做纪念。

用他的话说是,“睹物思人,我们想父亲时可以时时翻阅,时时纪念。”

没人怀疑他的话,对他留下大半的文稿和字帖没有意见。

才十岁出头的赵仲舆在父亲刚去世的那段时间,每天都去书房抱着父亲的文稿哭。

相比之下,赵长舆却没有悲伤的时间,因为父亲散尽家财,他需要为生计操心,不然家中连下人的月钱都发不起。

而父亲下葬之后还有七日祭,百日祭,哪怕节俭,也是需要钱的。

他那弟弟本就不够聪明,若只放在族学中读书,怕是没什么前程,他得为他寻找名师。

十五岁的赵长舆只难过了几天,便撸起袖子跟着家中的仆人和佃农下地收割麦子,等麦子收上来晾干,他也把各地的粮价都打听出来了。

当即在佃农中选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,又挑选出几个识字会算术的下人,将家中新收上来的粮食一装,又在村里逛了一圈,凭着他爹良好的名声和他的口才,成功赊了十二车麦子。

他打听到县衙过几天要押运一批粮食给驻军送去,他去县衙转了一圈,就和主簿商定,到时候他的商队跟在县衙粮队的后面走。

第一次组建商队,赵长舆亲自跟队,等将粮食送到那个因干旱而粮价飞涨的县城,不到三日,他的粮食就卖光了,他没有立即回去,而是让人去隔壁县收购蚕丝和上一年朝廷征税过后剩下的布匹绸缎。

他在县里转了一圈,实在没忍住,将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地,又买了一个铺子,将一个下人留下,又选好佃农,签订好协议,这才带着买回来的蚕丝和布匹回去。

就这样一进一出,他现钱没有增加,却增加了不少资产。

村子里养的蚕不够用,但有很多织娘,他将蚕丝或卖给他们,或抵掉他们的麦子钱,质量很好的绸缎布匹卖出去,一般的也抵换给他们,以用作上交给朝廷的赋税。

就这样,赵长舆慢慢累积了一些钱。

他很喜欢经营的感觉,加上会省,守孝三年,家中资产便增加了好几倍,至少,他不会再捉襟见肘。

但是,他出孝了,除服之后,他就被朝廷征辟。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星际争霸之崛起的人族 我:大明战神朱祁镇 大周斩妖人 我彼得三世,鹅国六边形皇帝 我在聊斋世界封妖驱鬼 剑逆山河 这个修士太吝啬 无限卧底:高冷女总裁的暴走人生 东京成神从浴室开始 短跑冠军:开局站在奥运赛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