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7章 要是都叫人拿走了,财财吃啥呢?(1/2)
那些开门做生意的老板们看到年糕儿,纷纷跟年糕儿问好,家里有啥吃的,都会拿一点给年糕儿和招财。
知道年糕儿的干爸周先生也是开批发部的,他们一般不给店里卖的东西,大多过年的时候是从老家带回来的吃食。
比如这家给年糕儿两个大馒头,那家就给四个小包子,要不然就是给点小果子或者说坨子之类的。
总之,一看就是自己家里做的,不值啥钱,还能跟老板的闺女搞好关系。
年糕儿和招财的手里,很快就提满了好各种各样的好吃的。
招财高兴的跟年糕儿说:“糕糕姨姨,晚上我们回去吃鱼鱼啊。”
年糕儿点头:“嗯,晚上回去我们吃油炸小咸鱼,小鱼有点咸,我们当咸菜吃就对了。”
“还有肉包子,晚上我要吃两个肉包子!”
招财一听,也说:“财财吃两个肉包子。”
年糕儿瞅了招财一眼,“招财,我觉得这个大包子你吃一个就行了,小肉包子吃两个。”
招财还有点不服气,但是他不跟糕糕姨姨吵架,只乖乖的不吭声。
招财心里想着晚上回去,他一定要吃两个包子,证明他跟他糕糕姨姨一样厉害,一样长得高、长得壮。
因为过年在家的时候,家里所有的大人都跟招财说他长大了一岁,跟小时候不一样,他长大啦!
年糕儿一路走着一路跟人打招呼,很快到了沈棉家的酒铺子。
年糕儿走进酒铺子,一眼看到了沈棉:“沈棉!”
沈棉惊讶的抬头:“年糕儿?你回来啦?”
年糕儿:“嗯。新年好,今天你在这边看铺子啊?”
酒铺子现在也没啥生意,沈棉正一个人百无聊赖的趴在柜台上画画呢。
这会看到年糕儿过来,沈棉赶紧说:“我跟我姐在家会打架,我爸我妈就让我主要负责在这边看,我姐在家里那边看。”
年糕儿:“也行。”
沈棉:“年糕儿,你啥时回来的啊?我还奇怪都快开学了,你咋还没回来。”
年糕儿:“就是要开学了才回来的,你家铺子啥时候开门的?生意咋样啊?”
沈棉:“批发市场这边没啥生意,但是我家镇上铺子的生意还挺好的。”
沈棉家镇上的酒铺子,因为开了很多年,周边镇上的邻居以及周边乡下的老百姓都是老主顾,也很喜欢到沈绵家打酒。
因为沈绵的家就是在镇上,他们过年也就是关上门,但是进出家门有时候需要开一点门,经常有人看到门开了一点,以为开业了就去打酒。
时间长了,沈家爸爸妈妈也发现过年期间的人喝酒比平常喝酒还多,他们不开门经常都有人主动来问生意,后来干脆过年期间也开半扇门。
这时间长了,很多人周边老主顾都知道了沈家酒铺就算是过年也能打到酒喝。
哪怕是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三家家户户都关门的情况下,只要去沈家酒铺拍门,沈家也会给客人打酒。
而且,过年期间打酒也不会涨价。
久而久之,沈家酒铺的口碑就打出来了,所以这么多年以来,生意一直都很好。
但是小老板批发市场不一样,去批发市场的人大多是周边做零售酒生意的人,只能去批发市场进酒回家卖。
批发客人都知道过年期间批发市场都没人,他们去了肯定也进不到酒,年前货都备好了,肯定不会特地挑过来时候去。
年糕儿听说沈棉家镇上门店酒铺有生意后,忍不住感慨:
“看来做生意就得做长久生意,做口碑生意才能做得好呀。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,做三心二意的生意可不成。”
沈棉跟着点头:“是啊,我爸我妈也说,生意还是得做踏实生意。”
“大年初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