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> 我在抗日卖军火

第952章 发展规划(四)(2/2)

目录

在经济整合层面,阎锡山通过 “统制经济” 与 “合作经济” 相结合的方式,整合两地资源,构建区域经济网络。

在山西,政府设立山西省银行,发行 “晋钞”,统一金融市场,同时控制煤炭、铁矿、硫磺等重要资源的开采与销售,确保工业原料供应稳定;推行 “合作社” 制度,组织农民成立消费合作社、生产合作社,统一采购农具、种子,统一销售农产品,减少中间商盘剥。

如在晋南棉区,合作社统一收购棉花后直接运往太原纺织厂,既保障了纺织厂的原料供应,又使农民获得更高收益。

在绥远,政府依托垦殖与水利建设,形成了以农业为主、畜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,粮食产量的增长带动了粮食贸易,包头、归绥成为华北与西北的粮食集散地,每年有数十万担粮食通过铁路、公路运往各地。

民生渠等水利工程的建成,吸引了大量移民定居,促进了商业、服务业的发展,沿线城镇如萨拉齐、托克托等地,中小商铺、旅店、运输行数量大幅增加,形成了围绕灌溉渠系的商业网络。

此外,阎锡山高度重视交通建设,除同蒲铁路外,在山西修建了太原至大同、太原至运城的公路,在绥远修建了归绥至包头、丰镇至集宁的公路,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,连接山西各县与绥远主要城镇的交通网络,加强了两地的经济联系,使山西的工业产品能够便捷地运往绥远,绥远的农产品能够及时运往山西,形成了 “山西工业 + 绥远农业” 的互补格局,推动两地经济整体提升。

阎锡山时期山西与绥远的经济建设,虽因抗日战争爆发、资金技术短缺等因素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,且存在重工业(尤其是兵工)比重过高、轻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两地的农业生产力、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、奠定了工业基础,推动了区域经济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。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梦回修仙路 青云仕途 给星际一点小小的恐怖震撼 你惹他干嘛,他连昆仑都敢踏平 联盟:选出艾希,Rita坏掉了 四合院:一个都不能少 两个挂比不得不说的故事 憨憨女郎的躺平日常 修仙:手握仙府也得从头开始 道德绑架?笑死,我根本没有好吗